神農嘗百「藻」推臺灣藻類朝精緻化邁進 - 吳彰哲特聘教授

十年來全球藻類生產翻倍成長,目前已超過3000萬噸,但臺灣藻類生產量卻逐年下降,還向國外進口大批藻類及相關原料,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特聘教授吳彰哲認為,臺灣雖受環境限制無法大量生產大型、具食用性功能等藻類,但可思考走向精緻化生產,像生產海木耳、馬尾藻,提供無重金屬汙染的藻類,成為高階保健食品及生物醫藥原料供應者。

全球一年生產上千萬公噸藻類

全球藻類養殖產業會有如此增長,與市場需求脫離不了關係,吳彰哲表示,目前藻類市場需求已從早期的食用性,逐漸轉為功能性需求,像麒麟菜提取卡拉膠可作為食品或工業用,近年也有專家開始研究藻類中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物質,如褐藻萃取出褐藻醣膠對於肺癌有正面作用。

臺灣大型藻類產業發展受環境影響

吳彰哲表示,國內微藻產業發展興盛原因主要是環境較好控制,吳彰哲解釋,臺灣周遭的海域水溫四季分明,冬季與夏季水溫具有明顯區別,每年4、5月份無法像中國福建一帶可運用中國沿岸流量產青海菜,進入夏天後還有颱風影響藻類生產,要達到專業生產同一種藻種確實有難度。

藻類可走上醫療與保健用途

吳彰哲笑著說,「做藻類研究就像神農嘗百草」,過去神農氏嘗遍陸地上的植物,可惜沒有嘗過海中的植物,藻類確實有些藥理保健功能,像以驅蛔蟲聞名的鷓鴣菜就是中藥材之一,但要讓藻類產業化,走向醫療與保健用途得需要有更多研究人員投入,而且也需要有穩定的藻種來源。吳彰哲從個人研究中發現,某些藻種對於感染性疾病,如腸病毒、登革病毒、流感病毒都有正面效果,他表示,目前也有不少國內外研究開始從藻類中尋找抗癌功能性成分。

原文網址: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