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探討不同沿海水樣及雙殼類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潛在致病力及抗藥性

學生姓名: 吳思儀
指導教授: 黃登福
學期: 109上
摘  要: 副溶血性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外型為彎曲、棒狀的,是革蘭氏陰性,發現於微鹹或鹽水,當人體攝入時,將引起腸胃疾病。而生長於鹹水的雙殼類在許多國家有被生食的習慣,當中檢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含量極高。因此藉由三個不同區域的雙殼類及水樣品,帶領大家探討各地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力及抗藥性是否有所不同。在韓國慶南沿海地區的研究區域為當地主要貝類產區,2017年每個月從18個固定採樣站採集雙殼貝類和海水樣品,用軟體系統確認弧菌的存在後,通過聚合酶鏈反應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確定副溶血性弧菌中致病性基因tdh 及trh的存在,因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力歸因於有無tdh和trh基因,結果可以看出副溶血性弧菌在雙殼貝類的tdh和trh毒力基因分別為0%和9.5%,而在海水分離物中,分別為0%和1.9%;抗生素敏感度試驗總共使用23種抗生素片,副溶血性弧菌分離株中超過98.0%對7種敏感,其中所有分離株都易受四環黴素的侵害。
巴西巴伊亞州的蘇巴河口分為三個採集點,使用 Tryptone soy agar 分別加入可代表是否具有明膠酶、酪蛋白、磷脂酶、脂肪酶、溶血素、澱粉酶及 DNase 來做為表現型致病力測試,在樣品中觀察到了神奈川溶血現象 (β-溶血),表明分離株能夠引起人類紅血球細胞溶血,因為這可能帶來食用風險。抗生素敏感度試驗使用 11 種抗生素片,共五種可以有效消除樣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
另外採集 37 種來自中國渤海和黃海三個沿海省份貝類樣品進行實驗,通過多位點序列分型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 將闡明這些副溶血性弧菌分離株的抗藥性及毒力。本次抗生素敏感度試驗同樣使用抗生素片,共 19 種,其中 16 個樣品對 3 種含以上的抗生素具抗藥性,但分離株均對其中 10 種抗生素敏感。這些結果反映人類暴露於病原性弧菌物種有關的潛在健康風險以及抗生素對環境的污染程度。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