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探討遮光處理對於茶樹(Camellia sinensis)芽成分、形態及基因表現之影響

學生姓名: 蔡尚文
指導教授: 劉修銘
學期: 110上
摘  要: 透過在茶樹上進行遮光處理來控制光照強度,可以產出具有良好感官品質茶葉。因此本篇探討遮光處理和自然光照比較下對於茶樹新芽的形態、顏色和化學成分影響。茶樹經遮光培養後,測量新生茶芽長度、重量及葉片形態,以分光光度計檢測葉綠素含量透過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PPO)將兒茶素氧化生成茶黃素計算其總活性量,以高效液相層析(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測量兒茶素、咖啡因與胺基酸含量,使用(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18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UPLC/Q-TOF/MS)檢測茶黃素含量,qReal-Time RT-PCR 測量茶胺酸生物合成途徑之基因、胺基酸轉運蛋白 CsAAPs 以及多酚氧化酶 CsPPOs 基因表現量。與對照組相比,遮光處理後游離胺基酸含量明顯提升,其中占比總游離胺基酸 50%以上的茶胺酸含量,於嫩莖中顯著增加,於嫩葉中減少。與茶胺酸生物合成途徑之基因表現量上升,並顯著影響 CsAAPs 於茶樹各部位之基因表現量。經遮光處理後發現總兒茶素含量降低,茶黃素含量顯著增加,也造成 PPO 酶活性顯著增加,並促進 CsPPO3 表現。測量 CsPPO3 重組蛋白之活性,判斷其可能為遮光下 PPO 主要活性來源,負責將兒茶素氧化產生茶黃素。於形態外觀上發現遮光處理後葉片厚度和單位面積葉片乾重 (Leaf dry mass per unit area, LMA)顯著下降,葉綠素含量以及常見測量葉綠素之指標 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 (SPAD)值顯著增加。綜合上述,遮光處理造成新生茶芽顏色上和化學成分的改變,估計有益於生產高品質和高價格茶葉產品。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