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二暑假時曾到國內生技公司實習,大三暑假在劉昌樹老師實驗室做食 品加工相關的專題,之後悉知在泰國統一實習的同學們都有非常多收穫,我便決 定向劉老師(即為本計畫主持人)爭取今年暑假的機會。雖然我已是大四生,但因 碩班仍留在海大,藉由研發處的幫助,讓我不用擔憂自己因大四身分而失去實習 機會。 實習是為了更了解公司商業化與學校理論之間的不同,且泰國是個物價合理、 環境不會太嚴苛、人民和氣的國家,很感謝這個實習機會可以一舉兩得,讓我學 的更充實,我非常珍惜、感恩老師與父母的支持和幫助。
統一企業源起於台灣台南,目前積極於全球佈局,泰國統一分公司成立於 1994年,1998年在佛統府設立飲料廠,2004年統一與泰國的Mass Marketing合資, 在曼谷成立行銷公司。工廠占地83000平方公尺,員工數約為318人,有五條生產 線,主要生產蔬果汁、茶類及咖啡等,分別為PET 1(can line)、PET 2和三條 TP line,其中蔬果汁自1998年上市至今,連續17年為泰國蔬果汁之第一品牌。 統一企業的標誌是由 PRESIDENT 之字首「P」演變而來,而翅膀三條斜線與 延續向左上揚的身軀,代表「三好一公道」(即品質好、信用好、服務好、價格 公道)的品牌精神,也象徵以愛心、誠心、信心為基礎,為消費者提供商品及服 務,以及產品勇於創新突破的寓意,而底座平切的翅膀,則是穩定、正派、誠實 的表徵,整個造型象徵超越、翱翔、和平,以及邁向健康快樂的未來。公司理念 為「誠實苦幹,創新求進」,在泰國飲料廠的牆壁周圍,也標著「不浮躁、要扎 實」之口號勉勵員工。
一日參觀工廠,僅能觀摩工廠製造時大概的模式與流程,而兩個月的實習可 以了解整個工廠的運作模式與製造時的詳細流程,可以觀察全面、深入理解。以 課本的理論為基礎,為了配合商業應用便須考慮實際面(成本、現有設備等),但 2 是生產時發生問題,答案就在課本中。 原本為了工作面試能爭取更多機會,也希望能進入大公司的研發單位,決定 攻讀食品研究所。經過這兩個月的實習,除了食品產業實務方面的學習,最大的 收穫是與統一高層長官的面談,大人物向我們分享的經驗難能可貴,讓我們了解 要修正自己的心態,每個人都慢慢在學習,利用課本知識、生活經驗等不斷充實 自己,要把握機會,有執行力。履歷上,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是加分,只是更有 利於取得好工作,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最大因素取決於個人特質與市場敏銳度。 實習期間與另外三位學妹共同生活相處,和原本的交友圈很不一樣,要重新 適應、包容不同個性與習慣,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包容力還很不足,磨練自己不要 在小事情上鑽牛角尖。脫離舒適圈很辛苦,接觸不同個性的人可以培養自己的修 養、正向思考、樂觀,正視自己的不足,這段時間大家互相扶持成長,很珍惜這 段緣分。
國外實習之具體效益
1.環環相扣的部門透過有條理的計畫,了解得更全面。 暑假實習時的時程安排是非常有條理性的,階段性的訓練使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學 得更紮實。一開始先繞整個廠區、廠房並觀賞新訓影片,得以了解整個工作環境 及公司現況,再來在各部門(公安、原料、環境、機械技師、品管、研發、現場 包裝)學習,一個部門學完再換部門;剛開始會用 PPT 介紹概論讓我們初步了解 該部門,再到現場觀察、學習實做。
2.程序安排的重要性。 最印象深刻的是訂貨量與原料準備、儲貨量息息相關,知道訂貨量後,參考成品 儲存量並決定原料進貨量,並計算加工所需時程,完成短期與長期的加工時程表。
3.保持論辯,求知的心。 在學校實驗室所學的化學分析技術,自己以為是正確的,其實可能只是因為「習 慣」這麼做,而工廠分析人員必須依照產品規格、現場需求等,調整操作方式。 遇到懷疑時,不同條件的環境需用不同角度去思考合理性,必須勇於挑戰合理中 的不合理。
4.敬業的工作態度。 有很多工作有著高重複性但又非常重要,例如 QA/QC(品質管制人員)的工作,每 天都要定時定點去取樣,依照標準流程檢測產品,品嘗風味、測量包裝密合度、 檢測果汁糖度酸度等,或許產品長期都沒有檢測出問題,但品管人員仍然不可就 此鬆懈而偷懶,公司的信譽是建立在員工對工作的熱忱與專業。
5.了解公司運作的環節、合作、制度。 統一是一家大公司,有相當完善的升遷、福利等制度,有明確的目標與理念,才 能讓員工更有向心力與進步的動力,且能吸引優秀人才。
以前只有短暫的參觀工廠,簡單了解該公司的概況與生產過程,而這次實習 除了體驗到文化,因為有到各部門學習,除了食品生產線外,更深入了解到每個 環環相扣的部門是如何各司其職,讓工廠的整體運作流暢。每個學習的當下都要 好好把握,常常只有一次機會可以親眼觀察現場並提出問題,而且在還是學生的 時候,大家都會很願意教我們,使我更珍惜這兩個月的時間。 出國開眼界是絕對必要的,因為是親自去瞭解一個國家的人文社會,而不是 留在很古老的舊觀念,以為東南亞國家都很落後,只有台灣在進步。其他東南亞 國家我還沒接觸,至少泰國與國際的接軌程度比台灣還多,很多外國人到泰國發 展、旅遊,泰國人對國際的接受度與寬容度較高,而台灣是海島國家,四周無鄰 居,更應到國外見識,學習各國人文,進一步發展出台灣獨有的人文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