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鰆魚之魚種鑑定、西卡毒毒性和肝臟中維生素 A 含量之探討

學生姓名: 謝卓廷
指導教授: 黃登福
學期: 110下
摘  要: 鰆魚分為帶鰆科 (Gempllidae) 和鯖科 (Scombridae),主要分布於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為亞熱帶海域之魚種,在台灣大多分布於東部海域。因鰆魚之加工產品常以魚排或生魚片方式呈現,其切片外觀與其他白肉魚種極為相似且容易混淆,若能以基因技術對鰆魚進行專一性的魚種鑑定,對消費者無疑是一大保障。鰆魚之成魚多為大型肉食性魚類,其西卡毒素 (Ciguatoxin) 會因生物累積 (Bioaccumulation) 存留於魚體內,魚體越大所累積毒素含量也越高。而維生素 A 主要儲存於肝臟中,若食用大型魚類之肝臟,其過量的維生素 A 會導致急性或慢性的中毒。因此,本實驗將利用粒線體 DNA (Mitochondrial DNA) 中的 Cytochrome b (Cytb) 基因片段對台灣鰆魚進行物種鑑定,並透過聚合酶連鎖反應-限制酶片段長度多型性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建立鰆魚之 PCR-RFLP 圖譜。其結果顯示利用 L14735 和 H15149ad 兩段基因引子可增幅 7 種台灣常見鰆魚之 Cytb gene 之片段序列,長度約為 467-470 bp,另以 StuI、BfaI 和 FokI 三種限制酶作片段切位分析,結果顯示利用這三組限制酶可將 7 種台灣常見鰆魚區分,並建立鰆魚之 PCR-RFLP 圖譜。另外也蒐集 11 件台灣土魠魚羹店所販售之土魠魚塊,同樣以基因技術鑑定其魚種,由實驗結果得知,台灣各地土魠魚羹店使用的魚種皆有不同,分別有康氏馬加鰆、棘鰆、巴拉金梭魚、海鱺、黑皮旗魚以及澳洲馬鮫與半線馬鮫的雜交魚種等,僅有 1 件樣品是以較高價位的康氏馬加鰆 (Scomberomorus commerson) 作為原料來販售。此外透過小鼠生物試驗 (Mouse bioassay) 對鰆魚魚肉進行西卡毒毒性試驗,結果顯示受檢測之台灣鰆魚皆沒有熱帶性海魚毒之中毒風險。再利用高效液相層析儀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分析鰆魚肝臟中維生素 A 含量,其結果顯示台灣少數大型鰆魚具有維生素 A 急性中毒之風險,如康氏馬加鰆、尖身帶鰆 (Thyrsitoides marleyi) 和東方齒鰆 (Sarda orientalis) 等,經迴歸分析後得知,台灣鰆魚的魚體大小與肝臟大小呈正相關,而魚體大小和維生素 A 含量的相關性因魚種不同而異。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