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小麥浸泡與發芽後 細胞壁水解對於鐵和鋅生物可及性的探討

學生姓名: 蒲怡廷
指導教授: 陳彥樺
學期: 112上
摘  要: 小麥中的鐵和鋅是以植酸鹽結構存在,細胞壁則是由植酸鹽和阿拉伯木聚醣組成,此二者會抵抗人體腸胃道的吸收,導致鐵和鋅的生物可及性降低。小麥在發芽的過程中會分泌植酸酶,有助於人體對礦物質的吸收。為了研究小麥中礦物質生物可及性的影響,將小麥經過發芽和浸泡,觀察其對植酸含量、植酸酶含量、內切木聚醣、水可提取木聚醣、礦物質生物可及性的影響。首先將小麥做初步的加工,以不同條件進行浸泡和發芽,接者將不同條件處理之小麥磨製成兩種粉末大小 (粗碎片、細粉),最後以體外消化的方式測定出鋅和鐵的生物可及性。經熱液處理 (26℃ 發芽 48 小時、40℃ 熱液處理 8 小時) 的小麥對於鐵和鋅的生物可及性之提升最為顯著,未加工之小麥鐵和鋅的生物可及性分別為 5% 和 3%,經過熱液處理後的粗碎片全麥粒可達到 6% 和 8%,若經過熱液處理後的全麥細粉,其生物可及性可提升至 21% 和 22%。由此研究可知, 當細胞壁被破壞時,藉由控制小麥的浸泡及發芽時間,可以顯著提高鐵和鋅之生物可及性。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