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食安事件連環爆】究竟毒素在哪裡? 孫寶年教授談食物中毒和過期食品汙染三因素 - 孫寶年榮譽講座教授 ~ 基督教論壇報

民以食為天,最近食安事件頻傳,讓民眾對飲食健康十分憂心。海洋大學生命科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孫寶年受訪時表示,我們吃得安不安心,關係到兩類問題,一是像寶林茶室等餐廳涉及的食物中毒;二是使用過期食材,問題在於標示不實。

食物曝露溫度太高時間太久 易生毒素

孫寶年教授認為,有三個因素。一、食品原料或是做好的食品,已經被微生物污染滋長。二、不論是食材或料理好的東西,一旦暴露在空氣中,溫度太高,就有了讓微生物產生毒素的機會;三、食物放的時間太久,提供了微生物孳生繁殖的機會。

太晚到菜市場 肉類或滷菜多不新鮮

孫教授表示,菜從早晨拿出來,一直到中午、甚至下午,可能微生物就容易滋長,其至有食品中毒的風險。而一般細菌在攝氏7度以上,就很容易孳生。她建議,如果有很多菜需要烹飪,最好先將食材分成幾袋放在冰箱裡,要煮的時候先把要煮的一袋取出來。另外,廚師的手掌和圍裙、口罩也要洗乾淨。

外食小叮嚀 最好熟食 自備碗筷

孫教授說,現在外食族很多,建議大家自備便當盒、環保筷子和環保袋。選擇食物最好是熟食,建議不要選擇冷盤,還要看工作人員的衛生習慣。寶林茶室案查出的邦克列酸毒素,造成4死、34人受害,此毒素過去未在台灣發現,主要是在玉米或椰子的發酵過程中產生,不會因烹飪而被破壞,且無臭無味。過去在中國、印尼、莫三比克也曾爆發邦克列酸中毒事件。孫寶年說,這是外來菌種,非常罕見,主要還是要注意廚房衛生習慣。食材若留在爐邊料理台上,沒收進冰箱,在高室溫下,隔夜細菌就猛烈增長,因而產生毒素。

原文網址:https://ct.org.tw/html/news/3-3.php?cat=10&article=1398739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