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黃酮類化合物對結腸癌的改善作用及機制探討

學生姓名: 蔡佳妤
指導教授: 吳彰哲
學  期: 113下
摘  要: 大腸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見癌症,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診斷時多已進入晚期,限制了治療選擇,而傳統治療方式常伴隨嚴重副作用,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因此尋找副作用較小的輔助療法與替代藥物成為當前研究重點。黃酮類化合物因其抗癌、抗氧化及抗發炎等特性展現出作為癌症輔助療法的潛力,本研究探討黃酮類化合物在結腸癌中的應用及機制。結果顯示,木犀草素 (Luteolin, Lut) 透過調節 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 protein (HIC1) / 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GPX4) 軸增強鐵死亡敏感性、異牡荊素 (Isovitexin,Isov) 透過調控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 / Akt / The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 路徑促使癌細胞凋亡、黃芩素 (Baicalein) 透過促進 Akt 訊號通路改善惡病質造成的肌肉萎縮。這些結果顯示,黃酮類化合物可作為潛在的輔助治療策略,有助於減少傳統療法帶來的不良反應,為結腸癌治療提供新方向。
瀏覽數:
登入成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