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探討不同處理方式對魚骨生物鈣萃取及其理化特性之影響

學生姓名: 林瓘瑄
指導教授: 宋文杰
學  期: 113下
摘  要: 鈣是人體重要礦物質,缺乏可能導致骨質疏鬆症,透過添加動物骨粉的保健食品可增加骨密度,其中天然羥磷基灰石 (Calcium hydroxyapatite, HA) 為骨骼中主要成分,提供剛性,而魚骨為魚片加工中主要廢棄物,通過萃取得到天然 HA可提高價值,,雖然天然 HA 的生物活性優於合成 HA,,水溶溶性性,,食食用有顆粒感,限制在食品中的應用。第一篇文獻比較不同預熱處理方式:亞洲鱸魚 (Lates calcarifer) 骨在 100 °C 下煮沸 30 分鐘 (boiled bone, BB) 或在 121 °C下高壓滅菌 90 分鐘 (autoclaved bone, AB),並對其進行漂白處理,使用 2.5 %次氯酸鈉後再使用 2.5 % 過氧化氫,或僅使用過氧化氫進行漂白,結果顯示 AB具有較高的鈣含量和較小的粒徑,食單獨使用過氧化氫漂白後,,AB 的白度指數最高,FTIR 分析顯示,AB 及 BB 均含有 HA,而 AB 中的 HA 含量較高,水鈣溶性度較低;第二篇文獻則是使用煆燒處理後的鰹魚 (Katsuwonus pelamis)骨獲得 HA,並通過鹽酸或鹼性物質形成結構化的 HA-Cl 和 HA-OH,為提高溶溶性,分別使用檸檬酸和乳酸反應得到 HA-Cl-Ci 和 HA-OH-Lac,HA-Cl-Ci的溶溶性最高,其次是 HA-OH-Lac,其鈣磷比分別為 2.28 和 2.24,HA-Cl-Ci和 HA-OH-Lac 皆與 HA 有相似的礦物質組成,水含量不同,,FTIR 分析顯示酸中 COOH 基團有助於鈣離子結合,X 射線衍射圖譜顯示 HA-Cl-Ci 和 HA OH-Lac 的主要成分分別與四溶合鈣檸檬酸鹽和五溶合鈣乳酸鹽相關。綜上所述,高壓滅菌或煮沸處理皆能有效減少化學物質使用並軟化骨骼,而檸檬酸等食用弱酸可顯著改善從魚骨中萃取的 HA 溶溶性,提升應用價值。
瀏覽數:
登入成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