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萃取技術在農業副產物中回收生物活性物質之潛力
學生姓名:
詹竤旭
指導教授:
林詠凱
學 期:
113下
摘 要:
探討了不同萃取技術對農業廢棄物中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回收效率,包括超音波輔助萃取 (Ultrasound Assisted Extraction, UAE)、微波輔助萃取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MAE) 及加壓液體萃取 (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 PLE)。結果顯示,時間與功率顯著影響 UAE 和 MAE 的回收率,且 UAE 額外受溫度影響。咖啡果皮的最佳 MAE 條件為 70 分鐘、700 W。而 UAE(35 分鐘、60°C、250 W)的回收率約為 MAE 的一半,因此 MAE 更適用於咖啡果皮生物活性成分的回收。大溪地萊姆果渣的 PLE 在 60–110°C、5–40 分鐘條件下進行,溫度與時間顯著影響總產率、TPC 與 ORAC,但對橙皮苷與柚皮苷影響不顯著;UAE 最佳條件為 480 W、6 分鐘、S/F = 30,具高總產率、TPC、特定酚類、抗氧化能力,且節約溶劑與能量。掃描電子顯微鏡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顯示 UAE造成空穴現象 (Cavitation) 影響果渣表面結構,提高酚類釋放。三種雜交柑橘果皮的 UAE條件為 400 W、40°C,隨時間增加,TPC、TFC、類胡蘿蔔素 (Total carotenoids, TC) 及抗壞血酸 (Ascorbic acid, AA) 含量顯著提升,‘Clemenvilla’ 果皮在 30 分鐘處理後 TFC 與 AA含量最高,‘Ortanique’ 果皮 TPC 含量最高,‘Nadorcott’ 果皮 TC 含量最高,且抗氧化能力主要受 TFC 與 AA 影響,‘Clemenvilla’ 與 ‘Ortanique’ 果皮在 DPPH 與 TEAC 測試中表現最佳。綜合上述,顯示萃取條件 (如時間、溫度、功率、固液比) 對萃取效率有顯著影響,且不同原料或品種的最佳萃取條件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