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OM/DSS誘導的大腸癌小鼠模型探討植化素的抗癌功效及其機致
學生姓名:
高子涵
指導教授:
吳彰哲
學 期:
112上
摘 要:
大腸癌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之一。目前的治療方式主要為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和標靶治療。但往往會伴隨著許多的副作用,例如:脫髮,噁心、嘔吐、厭食等症狀,容易對病人的免疫系統造成傷害,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藥用植物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植物化學物質。植化素提供植物自我保護的功能,抵抗昆蟲、細菌、真菌、病毒的感染傷害,對紫外線,輻射線,空氣及土壤污染,化學藥物傷害之保護作用。主要探討丹參、槐耳、蜂膠的活性物質,丹參酮IIA、槐耳多醣、咖啡酸苯乙酯對AOM/DSS誘導的大腸癌小鼠模型的抗癌功效及其機制。在第一項研究中丹參酮IIA顯著減少AOM/DSS誘導的小鼠腫瘤形成並降低腸道通透性,減少結腸黏膜的中性粒細胞浸潤,降低小鼠腸道發炎及NF-κB活化。在第二項研究中槐耳萃取物改善小鼠體重減輕及結腸縮短且腫瘤數量、大小均顯著減少,降低結腸組織中促發炎細胞因子表達以及STAT3磷酸化。在第三項研究中咖啡酸苯乙酯降低巨噬細胞浸潤及促炎因子表達,透過抑制ROS降低NLRP3發炎體的形成。綜合以上結果,Tanshinone IIA、槐耳多醣、咖啡酸苯乙酯可以阻止腫瘤細胞增加並透過不同途徑緩解腸道發炎可能是預防大腸癌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