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釀1死8不適的河豚毒性強!吃兩片20公克可能致死 - 媒體專訪本系陳泰源副教授

南投縣發生食用河豚中毒致死案,造成1死、8人不適,衛福部食藥署今(6日)公布實驗室分析結果,確認惹禍的河豚就是「月尾兔頭魨Lagocephalus lunaris」,專家指出,該魚種毒性極強,內臟、皮膚、肌肉都含河豚毒素,以每片10公克的生魚片推算,只要吃兩片,就達致死劑量。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陳泰源說,月尾兔頭魨又稱作月腹刺魨、栗色河魨、毒鯖河魨等,屬四齒魨科,主要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區,台灣四周海域均能見其蹤跡,體長可達50公分,其背面及腹面均佈滿小棘,尾鰭後緣呈新月形,因為看起來很「肥美」容易被誤食,但其內臟、皮膚甚至肌肉都含河豚毒素,毒性極強,無論是否有處理經驗,都不能食用。

食藥署研究檢驗組組長王德原說明,食藥署接獲南投縣政府衛生局送驗3件檢體後,立即進行DNA物種鑑別與河豚毒素(TTX)分析,3件檢體皆屬「月尾兔頭魨」,河豚毒素檢驗結果則顯示,「河豚生魚片」檢體檢出TTX高達每公斤134.30毫克,「河豚魚肉湯(含魚肉)」檢體,熟肉與湯分別檢出TTX每公斤33.48毫克、31.86毫克,「河豚內臟及皮」確認毒素極高,待進一步精確定量。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近10年來我國共發生4起河豚中毒事件,分別在2014年1起、2020年2起、2023年1起,共造成17人就醫、1人死亡。另根據東京都保健醫療局資料顯示,日本2013年至2022年期間共有180件河豚毒素中毒事件,共有246中毒、5人死亡。

林金富強調,誤食有毒河豚死亡風險甚鉅,即使是推行證照制度的日本,仍不乏河豚毒素中毒死亡事件發生,因此食藥署無推動相關證照制度規劃,也不鼓勵國人食用河豚,並建議餐飲業者避免供應河豚。

新聞出處連結>>>

 

瀏覽數: